中医减肥讲究辨证,怎么减?方法在这里

内容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作者:李本强 王吉菊 李亚淑 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
肥胖主要分为虚证肥胖与实证肥胖。其中实证包括痰湿内盛、胃热滞脾、气滞血瘀;虚证包括脾虚不运、脾肾阳虚。不同类型肥胖人群的常见表现如下。
痰湿内盛:形体肥胖,身体重着,肢体困倦,胸膈痞满,痰涎壅盛,头晕目眩,口干而不欲饮,嗜食肥甘醇酒,神疲嗜卧。女性可表现月经延迟或停闭,不孕,苔白腻或白滑,脉滑。
胃热滞脾:多食,消谷善肌,形体肥胖,脘腹胀满,面色红润,心烦头昏,口干口苦,胃脘灼痛、嘈杂,得食则缓。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。
气滞血瘀:形体肥胖(压力型肥胖),尤以腰腹肥胖,烦躁易怒,两胁胀痛,心烦口苦,失眠,女性月经延迟,色黯,血块多,经期小腹胀痛,舌质暗,舌尖边红,或有瘀点,脉弦。
脾虚不运:肥胖臃肿,神疲乏力,身体困重,胸闷脘胀,四肢轻度浮肿,晨轻暮重,劳累后明显,饮食如常或偏少,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,小便不利,便溏或便秘。女性可表现为月经提前或延后,月经量少,舌淡胖、边有齿痕,苔薄白或白腻,脉濡细。
脾肾阳虚:形体肥胖,颜面浮肿,神疲嗜卧,气短乏力,腹胀便溏,自汗气喘,动则更甚,畏寒肢冷,下肢浮肿,尿昼少夜频。女性可表现为月经延后或停闭,经期腹痛,不孕等。舌淡胖,苔薄白,脉沉细。
推荐以下中医药减肥方法,大家可根据不同的肥胖类型进行选择。
catalogs:115814;contentid:13857822;publishdate:2025-05-26;author:季爽;file:1748257664157-3c7cb6fd-6c7a-450d-97b2-445b95f03bf5;source:29;from:首都中医;timestamp:2025-05-26
19:07:39;
[责任编辑:
]